翡翠
以雄雌鳥的羽毛色稱之;紅翡綠翠。
為變質岩,是火山熔岩再次熔化而形成,只有翡翠於低溫高壓形成。
翡翠是必須含有硬玉、綠輝石、鈉鉻輝石三種礦物兼有。
翡翠的評價應注意的有六點:色、種、水、瑕、材、雕工,以透明度愈好的玉,種也會越細緻,水頭也愈飽滿。
色,是影響翡翠價值最重要的因素,色種兼具即是上等。
A貨定義:天然晶體結構,自然顏色,不經酸洗填膠,化學藥劑及其它人為破壞其結構者。
化學成份:Na²O、Al²O³、4SiO²
礦物種:輝石礦物
致色原素:Fe、Cr、Ni、Co、Mn、V、Ti、Cu
硬度:6.5 - 7
比重:3.26 - 3.40
折射率:1.654 - 1.667
結晶系:聚晶
翡翠由清朝開始廣受中國人喜愛,價格是由質地區分,沒有年份的問題。
翡翠約可分為下列六種顏色基調:
1. 白(不含其它致色原素)
2. 紅(含玫色原素:鐵Fe)俗稱翡
3. 綠(含致色原素:鉻Cr)俗稱翠
4. 黑(含2%以上Cr及Fe)俗稱墨翠
5. 黃(含褐鐵礦物)俗稱蜜糖
6. 紫(含致色原素:Fe、Mn、錳)俗稱紫羅蘭
翡翠的產地:
緬甸是翡翠原石的主要產地,占世界產量8%以上。是世界上寶石級翡翠的主要供應國。此外在中哈薩克斯坦、危地馬拉、墨西哥、美國、日本等地也有少量的翡翠礦床,但質量比不上緬甸的翡翠。
好的翡翠有限,因此,一些投資者唯利是圖的商人,便大量造假、販假,從中牟利,使市面上BC質隨外可見,區分為:
A貨:天然無人工優化
B貨:強酸浸泡灌膠
C貨:染色
D貨:以其它玉石充當翡翠ex:馬來玉、東陵石…
翡翠種地略述:
玻璃種
老坑玻璃種
油青種
冰種
晴底種
豆種
花青種
芙蓉種
金絲種
紫羅蘭種
白底青
83種
乾青種
鐵龍生
翡翠A、B、C是指翡翠的A貨、B貨、C貨。它是一個品質指標,是判別天然翡翠還是經過人工物理或化學處理使其內部結構遭受破壞的翡翠的一個重要的品質指標,它不是一個等級指標。 近年來,隨著高新技術的發展,運用現代高科技手段加工製作的翡翠B貨、C貨大量充斥市場。一些商家在利潤的驅動下,有意將A、B、C當做等級指標,混淆視聽,矇騙消費者。更不可思議的是個別鑒定部門不知是因技術問題還是金錢作祟,出具了一些似是而非,只做翡翠真偽鑒別,沒有A貨、B貨、C貨結論的鑒定證書,給翡翠市場帶來了極壞的影響,使一些初入此道的收藏家蒙受了較大的精神和經濟損失。殊不知,在翡翠收藏過程中能否正確區分A貨、B貨、C貨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環節。因此,筆者通過這幾年在翡翠收藏過程中的經驗、教訓,試圖用一種簡單、通俗易懂的語言,對翡翠A貨、B貨、C貨的區分做一些淺表的論述。
翡翠A貨
理論上講,翡翠A貨是指未經過人工用物理的或化學的手段、方法進行處理使其內部結構遭受破壞的純天然翡翠。其特徵為比重應在3.25—3.43之間,折射率應為1.66,表面有較強的玻璃光澤。40倍放大鏡下側光觀察,表面平滑光潔,礦物晶粒間隙細密清晰。與拋光力度與方向有關的砂眼,一般多呈三角狀或多邊長條狀,且空隙邊緣平直,沒有任何被溶蝕的痕跡。這些砂眼一般多單獨分佈,很少有連通現象,正常情況下只是在局部出現。
翡翠B貨
B貨是指那些原本水種、顏色較差,經過人工用強酸浸泡漂白,使翡翠內部的一些雜質釋出再用一些高科技手法注入高分子聚合物,使其水種、顏色得到改善的一種翡翠。B貨翡翠最致命的弱點是內部岩石結構遭到了破壞。而注入的高分子聚合物雖然能暫時固結鬆散的翡翠顆粒,但這些聚合物一般容易老化,幾年後,B貨表面就會龜裂增多,光澤和透明度降低,顏色慢慢變黃,失去了收藏的價值。
翡翠C貨
C貨是指那些原本無色或淺色的翡翠,經化學處理法或輻射處理法,加入或改變其本身顏色的翡翠。